关于选用CAD软件的分析
从CAD/CAE/CAM软件界来说,知名的软件很多,各有各的特色,同时又有极大的通性。经过市场的一轮轮筛选,大浪淘沙,没有一直保持不败的软件。软件开发商变化的剧烈程度,“日新月异”不足以表现,“沧海桑田”勉为其难。
一个企业一旦选定某一种CAD软件,最好一直坚持下去,一旦轻言改动,不但以前的心血付之东流,还要花一笔不小的投资在新软件的采购、培训上。从这一点出发,软件的延续性至关重要,所以软件开发公司的延续性至关重要,(希望EUCLID的悲剧不要重演)。大的软件必须要有大的软件用户群,投一大笔资金去支持一个不知明日何去何从的软件公司是极端危险的。
现今,知名的CAD软件主要有:达索公司的CATIA,EDS公司的UG,PTC公司的Pro/E,SDRC公司的I-deas,公司的CV,公司的VX等等,同时,为了抢占中低端市场,各大公司纷纷开发中档CAD软件,保留了高档软件的CAD的部分功能,不具有或部分具有CAE/CAM功能,如达索公司的solidworks,EDS公司的solid edge,Autodesk公司的MDT,国产软件则有北航海尔的CAXA,公司的solid等等。
CAE的软件则简单了许多,有限元方面,MSC公司的PARTRUN/NASTRUN,和公司的ANSYS两个软件风头极盛,另有一些软件偏重一方,自保有余而攻势不足。热分析方面SINDA-G独领风骚,动力学仿真,ADAMS走在前面,这些软件发展多年,地位基本上不可动摇。中端软件上,各大公司也开发了可以嵌套在CAD软件上的产品和单独的产品,比较有名气的是COSMOS和有“万能”之称的FEMAP。
CAM方面,单独做CAM的软件不多,基本上高端CAD软件都有CAM功能,各公司的侧重点不同,也导致了CAM能力的差别,而且差别不小。
一个企业选什么软件,首先要看这个企业是干什么的。如果是搞设计的(我说的是机械,什么电子、广告的不要来找我),自然选择CAD软件,搞分析的选CAE软件,搞加工的就选CAM软件,如果都搞,那就都选(废话),当然大部分软件是集成到一起的。尽管上面的话很可笑,但有许多单位就是错在这儿了。比如你只搞设计,选择设计能力较强的Pro/E无可厚非,但是你要出产品的话,Pro/E勉为其难的加工能力有着你头疼的时候。美国NASA用Pro/E是因为它只搞设计,不出产品,在它采购软件时,Pro/E软件的设计能力是超强的,其他软件有一定差距(现在差距减小到基本没有了)。你看世界知名的大企业,哪一个搞加工、出产品的用的是Pro/E?
其次,要看企业的实力,如果财大气粗,就选功能强的高档软件,如果人口众多而又囊中羞涩,就选几套高档的,辅以大量中档的,如果揭不开锅了,马路边也有五、六块钱的,而且从CAD/CAE/CAM高中低档全有,模块齐全,还不限安装套数(本人不提倡盗版),只是加工时碰了刀砸了床子,莫怪言之不预也。软件不同于硬件,一旦选定一种,就像脖子套了链子一般,硬着头皮也得走下去了,每年维护升级费用不比软件便宜,如若买的起马,配不起鞍,不如一锤子买卖,其实用着也挺好,比如船总的CV,软件公司都黄了,他们还在用。还有一点,要考虑硬件平台,并不是所有的软件都用在Windows上的。
第三,要看软件的功能,现在高档软件功能很强大,什么模块都有,但不都是必需的,只做设计的犯不着去买CAM模块,如果设计简单,CAE也省了,这只是大头,小功能模块不计其数,比如UG有五十多个。软件的功能,说着容易,里头的学问可大了,比如三维模型设计能力,钣金设计能力,曲面能力,管路布局,大装配,物理特性计算等等,一般的软件做的都很好,差别较大的是CAE分析,CAM能力,二维图的绘制和软件的二次开发。CAE分析方面,最有名气的是SDRC公司的I-deas,SDRC公司就是以CAE起家的,久经考验的CAE模块借助广大的用户群,其影响不比专业CAE软件小。CAM方面,UG走在这些软件的前列,这个软件加工能力之强,在专业软件中可以说排在第一、二位。二维图的绘制能力,是现阶段国内企业最关心的问题,这方面国产软件做的比较好,国外的大牌软件开发商很少考虑我们的国标,所以我们只好改国标了(听说全盘往ISO上靠),标注样式和汉字书写也是国外软件的通病,而且一时改不了。要说国外软件,二维绘制最符合我们习惯的,是Autodesk公司的MDT,好像我们一谈二维,必说AutoCAD,这个软件和Protel一起,称为工程人员必须掌握的两大王牌,同是一个公司的产品,MDT还错得了吗?但是,MDT的三维设计能力实在太那个啥了,选它当三维,不如上吊的好(好在本人发誓,无论处在何种境地,宁可上调,决不上吊)。退而求其次,solid edge也是非常突出的,它支持中国国标,图形看起来和AutoCAD画出来的差不多,尤其是它可以打开AutoCAD的文件,也可以存成AutoCAD的文件,它解决不了的,可以到AutoCAD中解决嘛。软件的二次开发能力,是软件的第二生命,可偏偏有的开发商不要这第二生命了,软件保密的挺好,凡事都求开发商给你做,这种软件,不如不选,哪怕它设计能力再强。二次开发出来的东西,都是软件应用企业的核心机密,有些公司可以卖给你通用的软件,但二次开发的成果绝对不卖,软件有价,它是无价的。一些公司抱怨都是同一种软件,为什么人家用的挺好,我这儿就不能用?大概差异就在此了。
第四,也是最主要的一点,软件的延续性。软件的延续性和软件用户群的多寡密切相关,国产软件难于迈开第一步的主要原因也是用户群体建立艰难导致资金不足,后继无力。国外的公司也是一样,商场如战场,胜利是暂时的,失败是永恒的,一个软件公司如果没有巨大的用户群支持,失败一次就难以挽回。我们航天系统以前购买过EUCLID软件,结果也是有目共睹,尽管它有强大的加工能力,尽管它有不错的建模能力,但是被收购后改弦易辙。在这一方面,拥有最大集团企业用户群的CATIA则高枕无忧,IBM公司是它的合作伙伴兼代理商,除了达索母公司之外,还有诸如波音、麦道、空客、中国航空集团等诸多用户,实力之强,绝不可能坐视CATIA软件覆灭而无动于衷,就是说,CATIA想死都死不了。UG软件也有较强的用户群,虽然波音兼并了它的最大用户麦道公司,致使麦道公司倾向了CATIA,但是通用动力公司(GE)也不可小视,世界诸多汽车厂商也是它的用户,前一段时间,UG的母公司EDS兼并了SDRC,将I-deas和UG合二为一,推出UG-NX版,超强的CAE和超强CAM联手,实力大增,将来的生存一般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至于像VX、Pro/E等软件,未来并不美妙,缺乏大企业支持的它们一旦决策失误,后果不堪设想。中档的CAD软件主要依附于高档CAD软件,它们的未来和它们的兄长是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
第五,软件的兼容性。并不是所有的用户从CAD到CAM到其他一系列枝节都在一个软件中完成,如果拿到别的软件中去,能不能将数据完整地读出来呢?过去的数据将来能不能用呢?这就涉及到了软件间的转换问题。尽管有IGES和STEP两个转换标准,但是数据的丢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在同一内核下转换,数据才不会丢失,所以说,软件的内核至关重要。现在,世界上应用最广的软件内核是Parasolid内核,这是UG软件的公司开发并使用的内核,现在的大多数软件,包括UG,solid edge和大对头solidworks,国产的北航海尔CAXA,有限元软件PARTRAN,ANSYS,COSMOS,FEMAP,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等在市场上占主要份额的大牌,用的都是Parasolid内核,所以说UG的公司也不是轻易就死的。至于CATIA的内核,和AutoCAD的内核一起,与Parasolid内核一起,并称世界三大内核,当然应用也很广,而PTC公司的Pro/E用自己的内核,开放性又很差,如同与银行关系不好的史玉柱一般,前景并不被看好。
我们所用UG软件多年,数据留下不少,经验积累一些,核心软件既然用了UG,中档软件选什么呢?只有solid edge和solidworks,偏偏在我们还没有下结论的时候,solid edge的代理商找上门来了,近水楼台自然先得月了,如果先上门的是solidworks,结论就不好说了。而且,solid edge比solidworks的二维功能、钣金功能要强,solidworks强在曲面功能上,而这个功能我们现在偏偏用不上,所以说,solid edge尽管价格比solidworks价格贵一些,仍旧得到了订单。
现在,我们买了二十套软件,这就相当于二十把链子拴住了脖子,每年要交12万的冤枉钱,这笔资金的来源也不是没有问题,一旦没了怎么办?我们大家只好一齐默念:“CAXA啊,千万不要倒闭啊。”